有雷喔!
快下片的時候去看的.一個人進華納威秀,好不容易才趕上的早場電影.
開場就讓我耳目一新,瞬間明白了這部片說的是腦神經生理學!
能用這麼淺白,可愛,精彩的方式來介紹情緒,記憶,神經迴路,核心記憶,長期記憶,人格形成...這是皮克斯近年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.
一個很簡單的故事:十一歲女孩搬家,面臨陌生環境產生壓力,從決定離家出走到回頭痛哭一場,逐漸適應新生活的劇情.
在Joy,sadness,Anger,Fear,Disgust五個主角的引導下,情緒可以這樣清楚的表現出來.
他們解釋了情緒如何保護我們.從一場Riely小時候在家裡奔跑的戲,可以看到Fear如何保護她不踢到插頭發生危險,吃花椰菜的戲,我們知道Disgust保護我們不會吃到毒物.
我們知道各種記憶匯成了我們每個人的人格特質,我特別喜歡Goofball island,在我兒子洗完澡不穿衣服,我變成恐龍在追他的時候,Goofball island會突然跑進我的腦中.
搞笑,多麼重要的能力啊!在不如意的時候,吵架的時候,一些些的幽默,可以帶來戲劇化的轉變.多麼希望我心裡的Goofball island可以一直運作,這可不是小孩才有的特權喔!
不知道是不是人老了,連看卡通片也哭.而且哭很多.
這裡面好多片段我都是默默就流下眼淚,當父母以後再看,有好多小細節感覺像是說給我們聽一樣.而事實證明,皮克斯的目的也正是如此!
旁邊的女生也在哭.在Bing Bong決定推Joy上懸崖,自己卻留在谷底的時候,我哭慘了!
然而此時旁邊的女生哭得更厲害,我聽到她吸鼻子,啜泣,又拿出衛生紙擦眼淚的聲音.
Take her to the moon for me.ok?
整部片,就是在大部份的笑聲,少部分的流淚中度過.真的是笑了又哭,哭了又笑,笑中帶淚.就像最後的那些記憶球,金中帶藍.
Inside out,小孩子看了熱熱鬧鬧,大人看了心有所感.
這是一封代替我們大人,寫給小孩子的情書. 寫給我們的小孩,也寫給我們心裡面的小孩.
The film is dedicated to our kids.Please don't grow up,ever.